找到相关内容130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禅波罗蜜‘止观法要’之抉择── 新世纪的新禅学刍议

    众生的关怀,却不会有积极投入的意愿。  而菩萨道的心要,在《大般若经》中曾说到:  若菩萨摩诃萨,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,大悲为首,说诸静虑无量无色时,不为声闻独觉等心之所间杂;持此善根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...为首,说诸静虑无量无色时,不为声闻独觉等心之所间杂;持此善根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。’(唐.玄奘译: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‘善现品’卷四八七,【大正藏】第七册,页四七三中。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257494.html
  • 绪论: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

    高旻、宝华为先,人无异议。其他剎土,率与城市相连,一近俗居,染污便起。或有裸居茶肆,拈赌骨牌,聚观优戏,钩牵母邑。碎杂小寺,时闻其风。丛林轨范虽存,已多弛废,不事奢摩静虑,而惟终日安居。不闻说法讲经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5357522.html
  • 弘赞法华传(2)

    。勿事嚣扰。当默然静虑。。吾去识。勿使异人。辄入房也。时时唱告三界虚空但是一心。大众。忽闻林北音乐车振之声。因以告之。喜曰。世间果报。久已舍之。如何更生乐处。终是缠累。乃又入定。须臾声止。香气充满。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0057528.html
  • 中国禅宗与日本初传的禅

    ”概说▲   印度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。所谓“禅”,是梵文“Dhyāna。”(禅那)的音译略称,意译作“静虑”、“思维修”等,指安住一心,静心思考,使身心得到平和或体悟特定的义理的行为过程。本是古印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80057752.html
  • 三寺地理——给佛国历史开一扇透明的窗

    中国最早的三寺为白马寺、 王寺、显通寺, 王寺确可谓“有寺之始”。  竺法兰和摄摩腾两位高僧在此“对千年之乔木,纳万代之芬芳”,神思静虑,译经布道。继永平十一年他们在白马寺完成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2558071.html
  • 古塔文化与南通三塔

    工匠之智慧实在令人敬佩。佛经说地藏王菩萨“安忍不动犹如大地,静虑深密犹如地藏”,故名。佛祖嘱咐他在佛祖灭度后,弥勒佛出世前救助六道众生,他立下宏愿: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众生度尽,方正菩提。”安徽九华山...

    江苏省南通中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2658202.html
  • “诗佛”王维说

    活动,使人心注一境,静虑澄心,生出破除妄惑的智慧,从而祛除内心的妄念。在王维看来,这深山孤寺,正是安禅修行的极佳处所,安禅的目的,自然是制服内心之毒龙。   如果说,王维的禅修体验常常必须借助于外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358258.html
  • 辩中边论

    对治彼勤修道故。正念别能对治。第二系念安住止等相中。远离惛沈及掉举故。正定别能对治。第三依胜静虑。速能引发诸神通等胜功德故。修治差别云何应知。颂曰 有倒顺无倒 无倒有倒随 无倒无倒随 是修治...于诸有情不为损害。由安忍波罗蜜多。故他损害时深能忍。受由精进波罗蜜多故。增长功德。由静虑波罗蜜多故。起神通等能引有情令入正法。由般若波罗蜜多故。能正教授教诫有情令得解脱。由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故。回向无上...

    世亲菩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158292.html
  • 不离文字与不立文字——谈言和意

    坐禅时也会出现这种心意感通的现象,密宗在用陀罗尼进行记忆时全神贯注,着重于直观理性的体验,伴之以禅观和瑜伽。禅宗虽然通脱,但禅定的方式亦贯穿于整个禅宗发展史。禅在梵语中意为沉思,译为思维修或静虑。根据...

    徐时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2858338.html
  • 大乘涅槃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

    (《从斤竹涧越岭溪行》),“研精静虑,贞观厥美”[15](《山居赋》)。这不是一般的山水审美观照,而是一种以特定对象为视点,在佛教“般若智慧”指导下的思维观察活动,即佛教中“止观”的“观”(...

    普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0758433.html